top of page
HK SIM

社會效益量度@藝術項目

已更新:2020年5月22日


多年來,香港以經濟發展作為主調,藝術作為精神層面的東西在香港人的生活中難以成為主流,更遑論藝術創造力和鑑賞力。藝術雖然 “這麼遠”,但卻又 “那麼近”。數年前,某政府部門轄下的展館展出數碼版“清明上河圖”,當時出現了萬人空巷的場面,可以說,藝術並不是和一般市民的生活完全隔絕。究竟藝術是什麼呢?本文篇幅有限,未能對藝術的本質作深層次的探討;然而,一般來說,藝術是一種情感的溝通,可以說,創作人籍著藝術創作表達了某種情感,而觀賞者在欣賞作品時也能夠接收到同樣的情感,藝術便在他們當中產生共鳴;有一種說法是藝術並無固定的功能,它在不同的時空當中被賦予不同的意義。以上雖然只屬於初步探討,但可能已足夠解釋了為何一般人覺得藝術的果效似有還無。

現在的問題是,在政府部門的撥款支持下或私人企業的贊助支持下,香港不少藝術機構所舉辦的項目均以普羅市民為服務對象;具體地呈現有關項目的果效,有利於社會各界了解藝術項目的具體意義,客觀地證明有關部門對項目的撥款或贊助是用得其所。

社會效益量度,有助於把一般藝術項目那種似有還無的果效呈現為清晰可見的成效。

去年,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辦了“萬象之根:周綠雲繪畫藝術展”,透過揉合了禪、道家的抽象畫作展現個人情緒的變化,透過周女士的名氣和“接地氣”的精神健康議題,期望能夠啟發公眾人士把藝術創作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有關項目團隊參加了“賽馬會豐盛社會效益量度培訓計劃”,並根據Kirkpatrick Model首三個層面設定效益指標並設計問卷以作效益研究之用:

1. 在情意層面(第一層面),其中一項指標為參加者享受藝術活動的程度,調查結果顯示80%受訪者表示他們享受活動,意味著他們有強大動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藝術相關的活動;

2. 至於認知層面(第二層面),其中一項成效指標為參加者完成活動後是否感到壓力得以紓緩,調查結果顯示87%受訪者對藝術活動減壓作用表示非常同意,其餘13%對此表示同意,沒有受訪者表示中立或不同意;

3. 在行為轉化層面(第三層面),其中一項指標為參加者會否繼續參加其他藝術活動(包括在家創作),以達到把藝術融入日常活動之目的,調查結果顯示全部(100%)受訪者表示他們會繼續參與藝術活動。

以上的社會效益量度方法,簡單、直接地把項目的成效呈現出來,而所需的額外功夫只是製作簡單問卷,派發、收取問卷和進行分析而已。


李浩 (Samuel Lee)

導師


131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