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

實踐分享會
SIM_Logo_Preview_2.jpg
  • 計劃內容

    • 聯絡我們
  • 參加機構

  • 學習材料

  • 問卷題目庫

  • 文章

  • 過往活動回顧

    • 相片-實踐分享會
    • 相片-簡介會
    • 相片- 課堂
  • 常見問題

  • More

    Use tab to navigate through the menu items.
    • 全部文章
    • 問卷設計
    • 社會效益量度
    • 持續發展
    • 社會投資回報
    搜尋
    如何有效地推銷社會議題 (Issue Selling)
    • 2021年12月7日
    • 4 分鐘

    如何有效地推銷社會議題 (Issue Selling)

    社企界以促進社會變革的名義冒起,很多社企先鋒在「推銷社會議題」中扮演積極的角色去提倡利他的價值觀。那什麼是「議題推銷」(Issue Selling)呢?指的是經由個人行為,去影響他人對議題的關注和理解。這跟商業推銷有點不同。 社會變革的關鍵其實是在於議題推銷。首先提出所主張的社會議題,然後建議解決該議題的方案。例如:提出傷殘人士的失業問題,並為此問題提供就業方案給傷殘人士。而議題推銷的目標是讓主張的議題和解決方案可以在他人眼中建立合理性和合法性。但是,有很多人依然只會關注社會企業所銷售的貨品或服務,視它們為一般的商業機構。因此社會企業所推銷的社會議題需建立更明顯的重要性、合法性和公信力。 議題推銷很重要,因為不同的持份者均需要瞭解這些議題,才能使他們成為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這些持份者可以包括客戶、資助者、捐贈者、政府官員、未來僱主或學生。 以下討論三項議題推銷可留意的地方 — 議題包裝、管理推銷過程及傳遞社會效益。 1. 議題包裝 議題包裝一般會使用故事來敘述議題,以及用恰當的言語塑造議題。 為議題命名 為社會企業創造一個有意思的名字,例如:社會
    22 次查看0 則留言
    項目評估顧問和機構的關係
    • 2021年10月15日
    • 2 分鐘

    項目評估顧問和機構的關係

    項目評估顧問通常由推行項目的機構委任,故項目評估顧問在維持項目評估的獨立性不免會遇上挑戰。尤其在作為委任方的機構由於種種原因而未能達到預期項目目標時,機構可能會大為緊張,也可能期望顧問就有關數據作有利於機構的解讀,由於利益關係,最終顧問的結論只能是:項目大致達到預期目標,並帶來正面的社會效益,而在某些方面項目的設計或執行可作適度改善。然而,這種還未蓋棺便定論的評估工作,實在和項目評估的意義有很大的出入,因為項目評估本來是為了呈現項目的真正成效,而不在於為機構隱惡揚善。 針對上述的情況,顧問的出路不限於透露絕望的真相或隱惡揚善,他/她可以選擇把整個評估過程扣連於機構的利益,而這種做法並不等於顧問為機構隱惡揚善。如情況許可,顧問可在較早階段收集數據,以作形成性評估(Formative Evaluation),為機構進行檢討提供基礎,而顧問也可根據形成性評估提供建議,讓機構就項目的調整作出較佳的決定。 我們曾經為一家機構推行的學生朋輩調解訓練進行評估,前測的數據顯示參與的學生在參與訓練前已經對調解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如果繼續把訓練的重點放在調解知識的傳授
    21 次查看0 則留言
    我哋嘅服務值幾多錢?
    • 2021年8月10日
    • 2 分鐘

    我哋嘅服務值幾多錢?

    在計算社會效益投資回報(SROI)方面,如果一個人本的服務項目沒有牽涉向受助人士發放工賑或協助他們做到成本節省,那項目團隊可考慮運用條件評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作為SROI的計算基礎。條件評估法源自經濟學,具體的做法是邀請相關人士直接運用他/她認為合適的金額來表達他/她對某種不牽涉到市場交易的事物,例如,如果某地方政府的規劃部門欲知道某自然景觀對一個住宅社區的價值,該部門可以訪問住在這社區內的人士,並遂一邀請他們道出這景觀在他們心目中的貨幣化價值。 . 同樣道理,項目團隊可在項目完成後透過問卷調查邀請受助對象道出項目在他們心目中的貨幣化價值,惟調查員必須強調調查目的不是向受助對象收費,同時必須引導他們以項目帶來在情意、認知、行為等方面的轉化作為評價項目之基礎。 . 理想的情況是,每位受訪者都能講出貨幣化的價值。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受訪者毫無頭緒;在此情況下,若果調查員能夠提供參考數據,那受訪者可能會較容易答出貨幣化價值。最近本會為一家推行基層醫療服務的非政府機構量度社會效益,但巿面上沒有高度類似的項目可供參考,因此
    34 次查看0 則留言
    四個在疫情下如何以「實踐研究」思維與資助者對話及人事管理的小故事 (二)
    • 2021年7月9日
    • 4 分鐘

    四個在疫情下如何以「實踐研究」思維與資助者對話及人事管理的小故事 (二)

    2021-07-01 在上一篇短文中,筆者以文字整理了賽馬會豐盛社會效益量度培訓計劃線上分享會的第一個小故事,提到如何以「行動研究」的進路游說資助者服務變陣,甚至了解變陣服務在成效方面跟以往沿用的安排是否有更突出之處。 ​ 今次這篇短文,則分享我們社區藥物教育輔導會在戒毒復康服務引入表達藝術治療小組的小故事,簡介一下「實踐研究」思維如何協助我們跟資助者在「天氣不似如期」下的溝通和學習。 戒毒復康服務的目標之一,是協助復康者維持復康和防止復吸,但個人、家庭、及社區層面中的風險或保護因素卻左右到復康者的堅持。有見及此,我們機構嘗試引入表達藝術治療小組去協助在院舍或社區復康單位的服務使用者,協助他們藉表達藝術創作察覺及找到自己內在對應外在環境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自尊感及自我效能感。資助者相信這些改變是會有助他們減低復吸機會,也在已首次兩年計劃完結後,於2019年再次撥款支持第二期服務。 ​ 在社會衝突及疫情夾擊下,我們具社工資歷的表達藝術治療師餅sir (Terrence)仍成功完成兩個治療小組,但小組在提升組員的自尊感及自我效能感方面的效果卻不似如期,
    36 次查看0 則留言
    四個在疫情下如何以「實踐研究」思維與資助者對話及人事管理的小故事 (一)
    • 2021年7月9日
    • 4 分鐘

    四個在疫情下如何以「實踐研究」思維與資助者對話及人事管理的小故事 (一)

    2021-06-22 農曆年前跟賽馬會豐盛社會效益量度培訓計劃的Samuel相聚,談到實踐研究(practice research)思維,如何協助機構在COVID-19下與資助者溝通和維持同事在新常態服務轉型下的士氣,也分享了幾個小故事。故事是自己和同事的經歷,跟「社會影響」拉不上甚麼大關係,但事後竟得對方邀請,在3月中做了一場線上分享會,希望藉我們四個故事拋磚引玉,刺激大家在新常態下共謀進路。 活動後,有參加者問能否分享當日的微軟簡報給他們參考。因投影片內容精簡,故反建議給主辦單位,讓我花時間文字整理當日分享,一來令事後回顧內容上稍有細節;二來事後的文字整理也助我反思當日的分享及做必要的補充,因此也促成四篇短文。首兩篇故事會談及「實踐研究」思維如何幫我們與資助者溝通,後兩個故事則講到「實踐研究」思維如何幫助機構維持同事士氣。 為了方便大家明白故事內容,我在首篇短文先交待一下所有故事的背景。 在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無論機構或資助者都以2003年「沙士」為參照,認為疫情會在夏天過去,服務變陣是應急為主,能轉網上的就轉網上,或是「以不變應萬
    14 次查看0 則留言
    推動系統轉化—以香港大學永續鄉郊計劃為例
    • 2021年7月9日
    • 2 分鐘

    推動系統轉化—以香港大學永續鄉郊計劃為例

    2021-06-04 項目的本質是一次性,而社會項目也不例外。很多社會項目屬於新嘗試,一些不確定性因素或會影響項目的成效。因此,如果項目團隊能夠在指定期間達到指定目標,已經可以被視為「交足功課」。但是,某些項目團隊可能把項目視為推動系統轉化(例如政策倡議)的契機,期望項目的成果能夠說服政策制定者改變相關政策。毫無疑問,這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但並非絕對不可行的。 Nesta 是英國一家推動創新的機構。根據其數年前所發表的研究報告,任何組織若對相關領域有豐富知識,但缺乏制度上的權力,便須採取和他人協作的策略(Collaborative Strategies) 以增加影響力,使當權者感受到轉化系統的迫切性。和他人協作策略主要有四大面向,當中包括建立聯盟(coalitions)、建立溝通機制(communications)、建立可信性和建立人才庫以掌握突然臨到的機會(contingencies)。 香港大學永續鄉郊計劃於2013年開始經營茘枝窩村活化計劃,在上述四方面均不違餘力: 1)在建立聯盟方面,透過舉辦不同活動(如領袖訓練計劃)和設計不同誘因(如
    24 次查看0 則留言
    項目贊助人的盲點
    • 2021年7月9日
    • 2 分鐘

    項目贊助人的盲點

    2021-03-30 筆者有時接獲朋友求助,說有些金錢希望捐助給有需要的人,但要求是錢想全部都放在真的有需要的人身上,而不是慈善機構身上。表面來看是希望錢用得其所,但我的意見卻認為這是不可行的任務。 筆者在網購時,看到一件在大陸生產的貨品只售數十元,但運費卻多要數十元,即變相是以雙倍價錢來購買這件貨品,覺得十分不值,感覺不滿。但這樣的想法是正確嗎? 當我日常在超市購物時,能夠在街角即買即用,其售價不單是生產成本,而是包括了運費,上架的人工,租一個在你附近的舖面租金,才可以這麼便利,即買即享用。 我的朋友希望錢只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但怎樣去找出真正有需要的人呢? 誰人去找他們出來呢? 如果有需要的人就在你眼前出現,為什麼不把錢直接送給他而要找中間人去將錢送出呢? 在香港,不少很有需要的人都隱藏在社會的角落,不容易去辨識,就算找到,他們的需要是否跟我們想捐助的內容配合呢? 例如他們要的是一個工作機會但我們卻想捐飯盒。要配對得好,中介人不單是左來右送,亦要有判斷能力,或再做合適轉介。商業社會如要將商品送到合適的人手上,可以籠統稱為公司的經常性開支,可佔
    16 次查看0 則留言
    適切的改變理論 (Theory of Change)
    • 2021年7月9日
    • 2 分鐘

    適切的改變理論 (Theory of Change)

    2021-02-23 在社會效益量度的範疇中,改變理論旨在向相關持份者解釋為何無介入方法或項目能夠解決某社會問題或達致某社會目標。適切的改變理論能夠為項目提供堅實的論述,使項目獲得相關持份者的支持。但是,如何制定適切的改變理論,則是一大學問,畢竟世上並沒有一套必然正確的方法供設計改變理論之用。 西方社會講求由下而上的參與性,因此項目團隊會走到受影響的社區人士當中集思廣益,並把不同點子有機地揉合成具認受性的改變理論。 ​ 華人社會可能較順服權威,因此項目的持份者較傾向接受學術理論作為改變理論。說到這裏,我們並不是主張西方的一套比華人社會的一套為佳,而是把兩套結合。一方面,我們借助學術理論增加項目的認受性;另一方面,我們作為項目人員必須透徹地了解各持份者的期望,以致我們能夠引用合適的學術理論。 ​ 以本地的大學社會創業教育為例,我們常常強調學生透過做有趣的實事來學習創業,於是引用D. Kolb的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作為改變理論。但現在的年青人對由上而下的項目是相當抗拒,要成功誘發年青人積極參與創業活動,項目人員
    15 次查看0 則留言
    社會效益金錢化
    • 2021年7月9日
    • 2 分鐘

    社會效益金錢化

    2021-01-31 要將社會效益金錢化,現行比較完善的做法是先為一些具體的社會效益,如我有恆常參與義工,我對社區有認同感等等,制定一個年度金額。例如對社區有認同感在英國的價值為每年3,753 英鎊。 這個金額是首先去了解對社區有認同感比起沒有認同感的人,在其幸福感的相差是多少? 假設是有認同感的人會高出百分之三的幸福感分數,然後,查一查在幸福感分數中,需要多少收入之提升同樣能夠達致百分之三分的升幅,假設是年收入多出五千英鎊。我們就可以以此收入之提升作為有社區認同感的社會價值,這做法的好處是其一致性,所有的金額都是用人均年收入為基礎去計算,而任何社會效益都歸納為對幸福感之影響。 由不同高低的幸福感分數轉化成金額其實不難,只要在普查時詢問版訪者的收入狀況及以統一的幸福感問卷,數量夠大即可計數出基準。在另一邊箱,我們亦需要有足夠多受眾回答社區認同感的問題的同時,亦要做幸福感的問卷。 這樣的三組數據,1) 人均年收入,2) 幸福感分數及3) 社區認同感分數以統計學方式結合,就可計出其金額。有了此數,其應用就比較簡單。 例如有一項目是創造社區認同,可以在
    33 次查看0 則留言
    社會效益投資回報
    • 2021年7月9日
    • 2 分鐘

    社會效益投資回報

    2020-12-14 顧名思義,社會效益投資回報 (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 (SROI)),是運用金錢演繹社會項目所生產的效益的一種方法。吊詭的是,很多社會中出現的正面轉變在本質上是難以捉摸的,並且難以直接轉化為金錢。例如,如果有人說某弱勢群體經歷某種介入活動後,該群組的自尊感提升十萬元,我們很難相信這種說法會有絲毫的說服力。那SROI是否一無是處呢?答案為,不是。如果項目贊助人(政府部門、商業機構或家族基金)需要在較短時間內了解建議項目的本質,SROI作為一個簡單數字能讓他們對項目效益起碼有一個基本的掌握;假設項目贊助人收到兩個建議項目的計劃書,項目甲的社會效益為每一元的投入帶來兩元的社會效益回報,而項目乙的社會效益為每一元的投入帶來四元的社會效益回報,如果兩者的項目性質差不多,贊助人自然會較傾向“回報較大”的項目乙。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善用SROI,便可以提升贊助人撥款支持項目的機會率。下一個問題是,我們該如何運用SROI演繹捉摸不定的正面轉變?答案是,我們可以儘量挑選一些在本質上能直接用金錢量度的細項作為成效指
    47 次查看0 則留言
    捐助機構
    主辦機構
    hkjc.png
    支持機構
    Fullness Academy Logo.jpg

    版權所有 © 2021 豐盛社企學會有限公司。

    特別天氣安排

    私隱政策

    •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