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面對要去量度社會效益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問卷調查,我們只需留意以下原則,就不用太隨意去動筆而擔心問出來的數據沒有說服力。
首先,應該先想想你期望的結果是什麼,如受助者的改變會是體現在哪方面, 是覺得開心了?是增進了知識,還是技能?是態度改變了,還是行為有所改變,是哪方面的行為呢?是多了有禮貌的點頭?或是少了粗魯的表現?與別人交談多了?是專心了等等。只要清楚要去量度什麼,就減少了問題篇幅去問一些將來沒有用到的數據。
第二,每一類的改變,即心態,知識技能或行為,都應該由自身問題去問,確保用少量的問題去涵蓋每一類獨特的改變。這樣做出來的問卷是更簡單而受眾有更高機會去準確回答整份問卷。
第三,問題設計的打分比例只要用最簡單的一至五(或一至七)分的,用教科書最常用亦最多人的方法去量度就是最好的方法,這樣出來的結果是最容易分析及讓持份者去理解,不要捨易取難,令自己將來要多費唇舌才能解釋得清楚。一般而言,用單數的比分可以讓人回答中間或中立,在分析時讓我們知道如何將中立的群眾變成更多的認同,這對改善項目的效益帶來重要資訊。
第四,盡量用統一的打分比例,第一是方便分析,減低行政成本,其次減少受眾回答時的錯誤。但如果過去的問卷設計所用的比例不是常用的一至五,我們仍然可以用公式化成不同的比例,這只是數學算式的問題,只要求教於人就可解決。不用擔心,過往的數據是不會被浪費的。
第五,問卷的長度不宜超過兩頁,令受眾太費勁,問對問題才是最重要。
第六,完成問卷後自己先做一次,看看字眼是否清楚直接,然後大膽估計如果受眾回答後大約會有什麼得分。這種估算的心態是培養自身對項目執行效果的信心,鞭策自己有更好的把控,令項目長遠效益可以再提升。
當然問卷設計可以是專門的學科,但這並不表示每個人都要先修讀專業課程才能做出好的問卷。很多時候,最簡單,最直接,最易明的問卷就是一份好的問卷,而得回來的結果往往是最可靠,所以不應在乎是否一份完美的問卷,反而應該注意受眾是否容易作答,再加上重覆多做,跨年去做,讓自己知道項目是否越做越好,這樣才更能反映我們做社福項目及做效益量度之初心。
關志康 (Ted Kwan)
首席導師及特許財經分析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