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效益金錢化
2021-01-31 要將社會效益金錢化,現行比較完善的做法是先為一些具體的社會效益,如我有恆常參與義工,我對社區有認同感等等,制定一個年度金額。例如對社區有認同感在英國的價值為每年3,753 英鎊。 這個金額是首先去了解對社區有認同感比起沒有認同感的人,在其幸福感的相差是多少? 假設是有認同感的人會高出百分之三的幸福感分數,然後,查一查在幸福感分數中,需要多少收入之提升同樣能夠達致百分之三分的升幅,假設是年收入多出五千英鎊。我們就可以以此收入之提升作為有社區認同感的社會價值,這做法的好處是其一致性,所有的金額都是用人均年收入為基礎去計算,而任何社會效益都歸納為對幸福感之影響。 由不同高低的幸福感分數轉化成金額其實不難,只要在普查時詢問版訪者的收入狀況及以統一的幸福感問卷,數量夠大即可計數出基準。在另一邊箱,我們亦需要有足夠多受眾回答社區認同感的問題的同時,亦要做幸福感的問卷。 這樣的三組數據,1) 人均年收入,2) 幸福感分數及3) 社區認同感分數以統計學方式結合,就可計出其金額。有了此數,其應用就比較簡單。 例如有一項目是創造社區認同,可以在